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为宝宝备好入学功课
2011-09-01
关注掌上高考

  开学了,为了让自家的“准小学生”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家长有必要提前“备课”,做好准备。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是迈向知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作为家长,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在即,为了让自家的“准小学生”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家长有必要提前“备课”,做好准备。

  [功课一]

  帮孩子度过“非常时期”

  在幼儿园玩了几年的孩子即将转入正规学校,又有一批“小不点儿”要“背着书包上学堂”了。小学比起幼儿园来,到底差别有多大呢?

  小学三年级的蒙蒙同学“回顾”说:“在幼儿园时,每天可以做很多游戏;上了小学后,在课堂上不能说话,不让随便动,饿了也不让吃东西。”郑州管城区工二村小学二年级的小岩同学说:“在小学里,下了课的课间时间才能上厕所,而在幼儿园,想什么时候上厕所就什么时候去。”另一名同学补充道:“现在每天上学时都要整理书包,以前上幼儿园不用带书包……”

  孩子在幼儿园里享受的是呵护与照顾,除了吃和睡,玩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学习基本是附带品。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将从游戏为主变为学习为主,学习成了“硬任务”。生活上要学会自理和自立,上课了就要端坐在教室里静心听课,有时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放学回家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再也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了。

  小学老师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一转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不少孩子缺少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的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是否跟得上,却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高分小编心语】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难免会有“入学不适”,需要一段过渡期来适应小学生活。要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校里老师的用心引导当然至关重要,而作为家长也要主动配合学校,在开学前指导孩子做好相关入学准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功课二]

  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

  大多数孩子对背新书包、戴红领巾等小学生标志是充满憧憬的,家长对此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家长可以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我们家马上就要有小学生了”,“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上小学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也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从而对学校充满好奇和兴趣。家长可以抽时间陪孩子走进学校,参观校园环境,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引导,让孩子提前熟悉环境、增加感性认识等。

  有不少一年级新生对上小学既新奇又恐惧,或对上学有抵触情绪。入学之后,有的孩子早晨会在校门口抱着妈妈大哭,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不敢跟老师说话,甚至在上课时因为胆怯而尿裤子。作为家长,要提早向孩子描绘学校的美好景象,让孩子产生向往感,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也可以让孩子与爱上学的小学生多接触,听一听学校里的新鲜事,告诉孩子上小学可以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很多新知识。

  孩子抵触上学和部分家长的不恰当引导有关,有些家长经常说“就知道贪玩,上小学后看你还怎么玩”,“上了学,你要不好好学习,就有老师管教你啦”,“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用上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反感、恐惧。家长应该表现出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在孩子面前多赞扬老师,这样孩子也会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老师的批评不产生抵触情绪。

  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入学之后,每天回到家,家长要关心的问题应是“宝宝今天开不开心”、“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事”,而不是“今天老师批评你没有”、“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你怎么这么笨”之类。孩子接受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家长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和老师同学们学习、游戏,可以交更多的朋友等,让正面信息始终围绕着他,让快乐情绪伴随孩子的学校生活,培养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使他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渴望学习、渴望与他人交往。

  [功课三]

  让孩子习惯按时作息

  入学后,孩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还要学会在上课的几十分钟内安静地坐好。

  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时,吃好、睡好、玩好是生活的“主旋律”。临近开学,家长要及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孩子在作息上逐渐适应,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幼儿园往往有加餐时间,而上学后没有课间加餐,家长应逐渐培养孩子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养成吃饱、吃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上课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

  小学老师建议,家长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比如早上7点左右让孩子起床、洗漱、吃饭,中午要午睡,晚上9点左右上床睡觉等。每天给孩子定个小闹钟,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早睡早起,午间安排孩子进行一些活动,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讲故事、布置手工作业等,使孩子上学后能够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功课四]

  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教给孩子生活的基本技能是父母最起码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溺爱得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甚至连吃饭还要靠喂,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离开父母后就变得惶恐不安。

  从孩子报名入学那天起,家长就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再包办代替。平日要注重训练孩子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教会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脱衣鞋、洗漱清洁等生活技能;知道自己带出去的东西自己要带回来,以免在学校丢三落四;自己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临时穿脱衣服等。

  逐渐培养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书包、鞋子、衣服等都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让孩子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长大。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小柜子以及自己的房间等,让他们对自己的物品心中有数。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孩子刚开始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时,可能会手忙脚乱,家长这时只能指导,不要替代。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和复习的过程,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

  要使孩子有规则意识。入学第一天老师就会向孩子讲清楚学校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在入学之前,家长不要急于告诉孩子这些,以免孩子产生害怕制度约束的心理。等孩子放学回到家再跟他交流,让其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和托儿所有什么不一样的规矩。这样循循善诱,更有利于孩子遵守学校制度。

  家长要教会孩子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能重复简单的口信,以便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交代的事情。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外出遵守交通规则,在校活动要适当,不做危险游戏。还要提前训练孩子的应急能力,如放学时,家长有事不能来接,孩子要学会如何处理;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应该找谁去解决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