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点滴谈
2011-06-14
关注掌上高考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人说过,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下面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严爱有度 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而有度”。我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特点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改编成易记易懂的顺口溜,使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课间里哪些事该怎样做,那些事不能做。如课堂上的“三要三不要”:身子要做直,不要歪斜着;要专心听讲,不要来回转;要举手发言,不要随便讲话。在校园里哪些行为是不良的,如课间活动的“八不行为”追逐打闹不文明;随地吐痰不卫生;口出脏话不道德;打人、骂人不礼貌;践踏草坪不光荣;乱扔垃圾不美观;破坏团结不仁义;楼梯推挤不安全。然后设立监督岗,让学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不同犯错误的同学,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千篇一律,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训斥,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在“严”的后面还要藏有 “爱”,用爱去关心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因为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师用爱心去关心、帮助他们,真诚对待他们,他们会形成强大的班集体凝聚力,会成为你的得力助手,会帮助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美术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自于内心,出自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捡起来;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早上学生到校时,总有学生拿起笤帚打扫教室及卫生区,有的学生会自觉的把身边的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甚至外出时,他们也会主动的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他们还学会了把自己的好东西与人分享。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榜样教育 激励行为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用电脑给学生播放一些少儿奇才故事,如“孔融让梨”、“匡衡凿壁借光”、“张良拾履”等名人故事,使学生了解到,他们能成为名人,与他们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分不开。也就是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通过听故事看录像,使学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然后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联手 齐抓共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姥娘、老爷;父母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总是以“我”为中心,屡屡犯错。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也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我制订了家校联系卡,以便相互了解,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