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缘何“名校”的魅力势不可挡
2011-06-10
关注掌上高考

  按照规定,呼和浩特市小学以学生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初中以电脑随机派位入学。但现实的情况是,按政策不能进入公认认为的“好学校”的一些学生,家长就想方设法托关系,将孩子送到“好学校”,择校让不少学生家长心力交瘁。

  家长争相择校

  呼市新城区北垣小学就是学生家长眼中所谓的“好学校”。6月3日,本报记者与几位在校门口接孩子的学生家长攀谈起来,其中有一位户口不在北垣小学招生片区内的王姓家长表示,听人说这所学校好,就托关系将孩子送进了学校。

  除了依靠人脉关系择校外,有的家长则选择在该校附近买房,以实现让孩子上“好学校”的愿望。呼和浩特玉泉区的张景明省吃俭用,加上亲友的资助,在呼市新城区艺术厅北街星火巷花42万买了一套二手住房。按政策她们一家顺利落户,孩子也进了北垣小学就读。

  而在家长热捧之下,北垣小学面临着人满为患境地。据知情人士透露,北垣小学多数班级有60多名学生,超过国家规定班额的45人要求。

  据记者了解,2009年8月13日,内蒙古教育厅就曾下达文件,要求“各学校严格控制班额标准。城镇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城镇中学班额不超过50人。确有困难的地区,要作出整改规划,争取在3年内使中小学班额达到内蒙古自治区标准。”

  而在本报记者采访中,类似北垣小学班容量超标的情况,并不少见。多所学校的家长表示,每所学校都存在学生超标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多。

  关于择校现象,北垣小学的高七斤校长对本报记者表示,该校确实有择校生,但学校不收取择校费。对于择校生是如何入校读书的问题?高七斤说:“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

  在呼市新城区星火巷某小区做物业管理的于文是从卓资县来呼的务工人员,他的儿子和女儿先后从农村来呼市打工。他对记者说,按规定,他的外甥女可以在外来务工人员指定的小学就读,但于文还是托关系进入了呼伦南路小学。

  于文的孙子今年也将升初中,同样,一家人还是不愿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而是选定了八中或十六中,托关系择校。

  资源匹配薄弱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教育部2010年就曾下发通知,严禁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但家长托人情,作为感谢或疏通关系往往会给中间人送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本报记者联系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但对方答复,须经上级部门批准,方能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王学东副局长就择校现象表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对各学校的考核分多个方面,如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等方面,教学只占总分比例约20%,而且作为考核内容之一的教学方面也并不仅指学生的考试成绩。从教育部门的评价导向来说,并没有偏重强调各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

  王学东说:“从师资配备讲,教师条件、标准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按照对应学校绩名次进行分配。从拨付教育经费来说,教育主管部门对一些农村基础薄弱学校还有倾斜。总之,在政策及具体的资源匹配上,各学校都是平等,甚至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校还有倾斜的。”

  王学东认为,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学校,当时是依据各学校的可容纳学生规模及分片服务的原则确定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对记者说。“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掌控之外,个别所谓的"好学校"其他渠道资助款项也令别的学校望尘莫及,这也是令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拉开距离的一个客观因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