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学区房变成拦路虎 秒懂北京跨区转学问题
2017-03-07
新浪教育
关注掌上高考

  最近小编经常在后台收到家长的各种疑问,提及率最高的就是跨区转学问题。“孩子在昌平区读小学,想转到海淀区可以吗?”“刚买了学区房,但是以后想转到附小,在房产证、户口薄都齐全的情况下,转学麻烦不?”看来北京的“划片入学”让很多家长对各区之间的转学画满了问号。小编首先要遗憾的告诉各位家长,2017年的小学生转学申请时间大多集中在1、2月份,所以您已经错过了最佳申请时间,有转学打算的家长,应该在孩子开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先来了解下转学要经历的艰难历程吧!

  第一步做好跨区转学难于上青天的准备:

  想要跨区转学第一个流程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北京大大小小的辖区有16个,小学可能有2000多所,每个辖区内又有好多个被划分的学区。只有学校同意接收孩子,并且有可以转入的名额才能顺利转学。您看看下面这位家长由衷的感慨或许会有点收获:“您希望孩子转入的小学,一定是比您孩子目前入读的学校综合条件更好的学校,而更好的学校必然是更抢手的学校,那么,更抢手的学校怎么可能一年级时招不满学生、留着空位等着二年级到五年级才转来的学生呢?所以,问题的实质就是,幼升小择校很难,但再难,也比转学容易!”

  第二步转学条件是必备:

  (朝阳区)

  本市户籍学生转学须具备学生户籍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市内迁移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在市内变更,新户籍所在地或变更后的居住地(凭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

  非本市户籍学生转学须参照本市户籍学生转学相关条件且已取得《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朝阳区中小学就读证明》。

  通俗的讲就是本市户籍的学生转学时,必须是因为家长以及学生的居住地或户籍有变更,并且与变更前的户籍或是居住地不在一个区,才能叫做跨区转学。例如小编从朝阳区搬家,买了海淀区的学区房,这就需要跨区转学。不是本市户籍的学生,首先也要满足变更后的户籍或住房与之前的户籍或住房不一样,其次需要办理一张就读证明。

  (西城区)

  本市外区转入:需同时具备“西城区居民户籍且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区域内有自有住房(提供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的房屋产权证明)或租住公房(提供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的《公有住宅租赁合同》)”。

  外省市转入:居民户口同“本市外区转入”;集体户口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户籍首页复印件、个人页、在西城区实际居住证明(法定监护人自有住房、租住公房或单位集体公寓宿舍证明材料),及法定监护人所在西城区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证明。

  本市外区转入仅限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外省市转入仅限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其它年级不办理转学。

  西城区今年有一点变化,家长不仅需要同时具备西城户籍和西城住房,而且明确要求您的住房,不管是租住的还是您自家的房产,必须是独立拥有的。

  (海淀区)

  有外省市学校学籍,“五证”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

  (丰台区)

  市区内转入的学生、跨省转入的本市户籍学生、跨省转入的非本市户籍学生需持相关材料到招生考试中心进行申请和复审,审核通过的,由区教委相关科室安排拟转入学校。

  第三步这些材料不能少:

  1、原就读学校开具的《转学联系表》或学籍证明(须注明全国学籍号)

  2、全家户口簿

  3、出生证明

  4、家庭实际居住地证明(凭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

  注:朝阳区非本市户籍学生须同时提交《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朝阳区中小学就读证明》

  第四步办理流程要记牢:

  符合居住地对应一所学校的小学学生,请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上述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直接到居住地对应服务学校联系转学事宜。

  不符合居住地对应一所学校的小学学生,请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填写书面申请表,到社区居委会和新居民服务中心盖章签字后,到街道办事处(镇)提交申请。然后带着所有材料到想转入的学校或者是到区招生考试中心联系学校调剂入学。

  注: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小学起始年级的第一学期及毕业年级,不予办理转入手续。西城区:小学、初中各年级均不办理区内转学。户籍所在学区学位不足的,将在其它学区安排就读学校。

  最后遗憾的告诉您今年转学的申请时间:

  海淀区:2017年1月16日—20日及2月20日—24日

  朝阳区:2017年1月16日—20日

  西城区:2017年1月 15 日—19 日

  丰台区:1月16日、17日,2月20日、21日

  不遗憾的是,您已经提前了解了转学的艰难历程,可以充分思考后再次做出选择。毕竟小学是孩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也提醒各位幼升小的家长朋友们,从幼升小择校开始就不能有一丝疏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